新兴产业动态 2021第9期(总第9期)
来源:产业研究部 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一、全球头部企业动态
阿里推出全球首个“低碳版”AI大模型
近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低碳版”巨模型M6,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大幅降低了万亿参数超大模型训练能耗,更加符合业界对低碳、高效训练AI大模型的迫切需求。通过一系列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达摩院团队仅使用480卡 V100 32G GPU,即训练出了规模达人类神经元10倍的万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M6。相比此前英伟达使用 3072 A100 GPU实现万亿参数、谷歌使用2048 TPU实现1.6万亿参数大模型,此次达摩院仅使用480卡 V100 32G GPU就实现了万亿模型M6,节省算力资源超 80%,且训练效率提升近11倍。(来源:AI 科技评论)
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在量子技术方面获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通过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优化实时后处理,实现了速率达18.8Gbps迄今最快的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上述研究成果为开发低成本商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单芯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来源:央视新闻)
闻泰科技子公司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
近日,闻泰科技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 B.V.)已与英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Newport Wafer Fab母公司NEPTUNE 6 LIMITED(以下简称“NEPTUNE 6”)及其股东签署了有关收购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安世半导体将持有NEPTUNE 100%股权,并通过NEPTUNE持有 Newport Wafer Fab 100%权益。此项收购将提升安世半导体符合车规级标准的产品供应能力,并扩大市场份额。(来源:芯智讯)
紫光展锐成全球首家通过TMMi 5级认证企业
近日,紫光展锐正式获得国际TMMi组织认定的软件测试成熟度模型集成(TMMi)最高等级——L5级认证,成为全球首家通过该认证的手机芯片设计企业。TMMi(Test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测试能力成熟度集成)是目前国际上具有权威影响力的测试组织成熟度评估模型,其认证体系是企业软件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最有力的资质证明。TMMi 5级认证的通过,标志着展锐在测试风险评估机制、测试过程量化管理、缺陷预防机制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测试组织成熟度迈入国际顶级水平。(来源:张江发布)
东方晶源国内首台关键尺寸量测设备(CD-SEM)出机中芯国际
近日,国内半导体制造良率管理设备厂商东方晶源举行了国内首台关键尺寸量测设备(CD-SEM)出机仪式,正式宣布斩获订单并出机中芯国际。此次出机仪式标志东方晶源再一次取得了重大产品技术突破,填补了国产关键尺寸量测设备(CD-SEM)的市场空白。此次出机的关键尺寸量测设备(型号:SEpA-c410)面向 300mm 硅片工艺制程,通过先进的电子束成像系统和高速硅片传输方案,搭配精准的量测算法,可实现高重复精度、高分辨率及高产能的关键尺寸量测。(来源:TechWeb)
国内首条12英寸先进传感器研发中试线成功通线
6月30日,由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建设的国内首条12英寸先进传感器中试线在上海嘉定成功通线。该中试线以国产设备为主,具备晶圆键合、晶圆减薄、干湿法刻蚀、物理和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化学机械研磨、湿法清洗、自动化量测等先进传感器和晶圆级3D集成技术的核心工艺能力,同时为国产装备提供验证平台,加速先进传感器产业链国产化,实现自主可控。(来源:TechSugar)
勃林格殷格翰精神分裂症新药获CDE突破性疗法认定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中枢神经管线在研新药BI 425809用于治疗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认知障碍(CIAS)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该突破性疗法认定基于BI 425809 II期临床试验积极的研究结果。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范围内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其中约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该疾病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且尚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来源:勃林格殷格翰中国)
欧莱雅全球首家智能运营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近日,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此次签约落地的智能运营中心,将引进世界领先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度灵活、规模化、定制化、数字化、个性化服务,全方位助力集团提升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率与质量,支持中国市场未来的需求增长。(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二、平台载体项目布局
深圳首个信息通信领域国家级基础设施开启试运行
6月30日,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在深圳前海深港创新中心举行上线试运行启动仪式。前海交换中心是国家重要的新型通信基础设施,是工信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圳市首个信息通信领域国家级基础设施。随着前海交换中心试运行的开展,后续将进一步探索互联网交换中心市场化运营模式,拓展交换中心流量交换规模,推动互联网产业生态集聚,提升深圳互联网互联互通水平和助力深圳信息产业提质转型。(来源:深圳梦)
合肥发布首个超导回旋加速器领域国家标准
7月6日,由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起草制定的国家标准《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辐射屏蔽规范》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超导回旋加速器领域首个实施的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超导回旋加速器产品辐射防护相关的标准空白。本次批准发布的标准,涉及的辐射屏蔽要求、计算方法和辐射监测等对质子治疗辐射安全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来源:合肥发布)
三、重大产业政策创新
国家六部委印发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
近日,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准确把握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总体要求、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10个方面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来源:澎湃新闻)
国家发改委发布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文件
6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一是不断深化认识,加强支持引导;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服务;三是严把项目质量关;四是促进基础设施REITs长期健康发展;五是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落实。《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申报等工作,促进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新闻)
武汉经开区推出“车谷科创33条”
7月7日,武汉经开区发布《关于促进创新创业创造发展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33条措施》,包含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三个方面。其中,支持范围从过去更多倾向龙头企业转向中小微企业和服务机构;对科技“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区级配套提高至30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0%;对“卡脖子”“揭榜挂帅”等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科研配套比例达到150%,单个项目支持金额可达4500万元。(来源:武汉发布)
广州通过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近期,广州制定的《广州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方案》明确广州建设该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从加快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安全高效流通、完善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优势、加速重点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并明确保障措施。到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过28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来源:羊城晚报)
成都出台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6月30日,成都出台《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专项政策》共三章9条,主要包括深化数字化赋能行动、支持大数据企业发展壮大、涵养产业生态三个部分。成都支持企业或机构建设数据服务平台,争创国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企业自主投资建设数据服务平台并对外服务企业数达到200家(含)以上,按照企业对该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企业最高300万元的补助。另外,成都还设计了对大数据产业园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一次性奖励政策。(来源:川观新闻)
四、重点行业数据洞察
Gartner公布2020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份额情况
6月30日,据Gartner的统计结果,2020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达到643亿美元,相比2019年的457 亿美元增长40.7%。2020年亚马逊仍在IaaS市场排名第一,其次分别是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华为。2020年排名前五的IaaS提供商占市场份额的80%,近90%的IaaS提供商实现增长。亚马逊继续引领全球IaaS市场,其2020年的收入为262亿美元,市场份额为41%,增长率为28.7%,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销售增长主要来源于客户使用量的增加。华为在IaaS市场连续两年实现超过200%的增长并于2020年以27亿美元收入首次进入IaaS厂商前五,其中9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云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大中华区。(来源:TechSugar)
2019年至2020年全球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单位:百万美元)
英特尔携手德勤发布《中国成长型AI企业研究报告》
近日,英特尔和德勤以及深圳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国内首份对成长型AI企业的研究报告——《中国成长型AI企业研究报告》。从整体来看,中国大部分AI企业主要聚集在应用层,依托技术优势帮助场景落地,其在终端产品落地丰富。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成长型AI企业数量庞大。截至2021年4月,中国成长型AI企业数量达到4484家,占到了所有人工智能企业的89.4%,其覆盖的产业领域日趋全面。从投资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金额再次创下新高,达到1748亿元,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73.8%,投融资向B轮及以后企业聚拢。从行业渗透率的视角来看,医疗、智能制造、金融等行业极具增长潜力。(来源:洞见研报)
信息收集:韩 庆
内容校对:许倩茹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