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空间发展:多尺度探索与中国路径
作者:赵 峥 王炳文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空间是区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尺度的创新空间蓬勃发展,往往能够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拥有良好创新环境,产生高水平创新成果,已经成为引领和影响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创新驱动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北京、上海等正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合肥、成都、西安等一批创新型城市不断涌现,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各种类型的科技园区也在区域和国家创新发展和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梳理世界不同创新空间的发展经验并形成相应政策建议,对提升我国创新空间发展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不同尺度创新空间的发展特色与战略举措
全球创新空间根据发展基础、地理范围、空间结构等条件,可以表现为不同尺度的创新空间形式,主要分为以大都市圈为代表的大尺度创新空间、以创新型中心城市为代表的中尺度创新空间和以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小尺度创新空间三类,不同尺度创新空间发展具有一定的特色并形成了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战略举措。
(一) 大尺度创新空间— 大都市圈
以纽约、伦敦、东京、波士顿等为代表的世界大都市圈,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持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重组,促进人口热度、知识浓度、资本厚度、产业高度、服务密度和开放力度的有效整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成为全球创新空间发展的引领者(如表1)。
1.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纽约在2002年出台打造美国“东部硅谷”和“创新之都”的规划, 此后进一步推出经济多样化发展项目构想,重点打造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以实现多元化城市和新一代的科技中心之目标。伦敦在2003年制定并实施为期4年的“创新战略与行动计划”及后续的“迷你硅谷” 计划,试图建设世界一流创新中心和“ 全球领先的知识经济城市”。东京、波士顿等大都市圈也纷纷谋划打造“全球或区域创新中心”,相继出台各具特色的战略规划。
2.打造有利于创新的空间结构。大都市圈通过创新型社区汇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交流,形成全产业链条的创新产业集群,促进创新创业的快速发展。如波士顿创建了全球知名的米克斯( M i x ) 社区, 实现产业、功能及角色三个层面的多元混合,以及“工作、生活、娱乐”一体化发展。同时在米克斯社区建设发展中,政府、社会组织与企业角色的界限也逐渐模糊,三方紧密配合,多元参与城市的决策、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3.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创新企业是创新发展的核心主体,各国都把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如纽约政府与多家公司合作,打造开拓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实时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职位及创业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为小企业提供孵化器、办公地点、培训机构等,有效便捷地实现了投资者、企业及精英人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便捷沟通。再如东京大力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上市,出台多项相关扶持政策,如降低门槛、开通融资渠道、提供专门股票交易市场、组织专业培训等。
4.大力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大都市圈利用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推动创新与文化、社会融合,形成一系列创新创意产业集群。如伦敦为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年人提供广阔平台,推动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积极传播,大力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的直接合作,有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促进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二) 中尺度创新空间— 创新型中心城市
相对于都市圈,创新型中心城市空间尺度较小,但在国家甚至世界层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创新引领作用。以色列特拉维夫、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等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这些创新中心城市通过提升创新主体质量、壮大创新产业及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等举措,提升创新空间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如表2)。
1.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升级传统落后产能,向创新要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很多创新型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举措。如德国杜塞尔多夫,传统上以煤炭、钢铁等能源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粗放。近30年来,杜塞尔多夫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和模式,通过制定统一的创新发展规划,以技术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使该区迅速崛起为全球创新产业集聚的中心之一。
2.注重创新文化的培养。创新型中心城市通常重视城市创新文化基因的培养和传承,把创新文化和创新价值导向作为推进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如瑞典斯德哥尔摩把创新作为社稷之本、立命之源,通过完善教育体系、鼓励改革与创新等,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融入每个人的血脉中,产生了强大的全民创新动力。
3.注重创新国际合作。创新型中心城市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吸引全球创新资源聚集,推动创新创业的持续发展。如以色列特拉维夫政府推出“城市间”合作项目,与柏林、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城市进行合作,鼓励一个城市的企业家在另外一个合作城市工作和开展事业,申请该项目的企业家可以在共创空间获得一个免费的工位,一位创业导师, 可以与自己从事领域的初创企业联系。
(三) 小尺度创新空间区—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类创新空间尺度相对最小,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及便于灵活调整的优点。以美国硅谷、新加坡纬壹为代表的这类科技园区,通过主动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土地集约利用、建立企业成长周期全产业链的服务收益模式等举措,展现了小而美、小而强的竞争优势(如表3)。
1.建立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是促进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如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成熟和最具竞争力的风险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增值服务。硅谷风险投资效率极高,且具备良好的退出回流机制。
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相得益彰,共同推进。如新加坡纬壹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实现了资源能源节约与绿色环保等目标,吸引了大批国际信息公司入驻,带来大量投资、技术和人才,有力带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3.推动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创新的有效路径。如韩国大田依托于科学城,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产业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大田聚集了大量的高校、研究所和高科技企业,政府颁布多项政策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共享科研成果,极大地提升了科技竞争力。
全球创新空间发展的主要经验
创新空间形成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全球主要创新空间的尺度有所区别,但科学的创新战略规划,以及构建由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创新制度体系组成的创新生态体系,是实现其成功发展与良好治理的共同条件。
(一)创新战略规划是创新空间发展的指引。从国际经验看,创新空间建设要规划先行,长远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边界和尺度,明确量化指标,以科技创新为中轴,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土地空间为基础,通过三者匹配、融合,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科技创新上,将科技创新功能的实现体现到空间布局上。同时,基于区域特有的科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及未来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对创新空间进行前瞻性定位,明确创新活动的主攻方向和保障措施,将创新规划打造成空间公共价值观和发展理念的载体,实现各创新主体创新目标、行动和效果的有机统一,为空间创新活动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
(二)创新环境是创新空间发展的基础。全球主要创新空间都把创新环境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推动。一是配套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完善市政、交通、信息和物流基础设施,有针对性满足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定需求。二是打造强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平台,重点布局建设科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空间内外优秀研究机构、企业打造世界级知识、技术创新中心。三是设计特色创新空间,强调对第三空间、共享空间、功能分区和通达性设施的着力打造,加强各类设施的连通性,包括功能区和楼宇之间的通达性,以促进人与人交流的便利性。
(三)创新人才是创新空间发展的根本。支撑创新空间发展的最大资源不在于物质条件是否丰裕,而在于是否具有能够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创新人”。全球主要创新空间都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一方面,重视优化创新发展的科研、产业和生活环境,通过研究机构、企业平台,引进空间创新发展需要的国际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创业团队等。另一方面,注重创新精神传播与终身教育,通过推动政府、科技企业与高等院校、社会专业机构等合作,加强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形成多元人才支撑。
(四)创新产业是创新空间发展的支柱。全球主要创新空间重视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以高端切入、全面突破、超前布局、引领未来为基本思路,构建以新兴产业为核心、未来产业为先导、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创新型经济体系。对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进行培育的同时,鼓励其他产业共同、融合发展,注重培育交叉学科、衍生新兴产业,完善创新产业持续发展机制,确保强大产业发展优势。
(五)创新制度是创新空间发展的保障。创新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合理利用政府与市场双重力量形成高效治理机制。一是建立现代产权保护制度,以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二是建立高效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确保“产学研”创新网络连通,创新成果转化顺畅。三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以法治化的思维和方式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公平、安全的环境。四是建立现代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五是建立完整的中介服务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从项目形成、转移到实施的各个环节的服务。六是建立灵活的财税服务体系,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七是建立便捷行政服务体系,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便捷高效的日常行政综合性服务。
促进我国创新空间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创新驱动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借鉴全球创新空间发展经验,立足空间创新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空间规划体系、提升创新空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强化创新空间的产业竞争力、健全创新空间人才引育机制、增强创新空间的改革示范效应,提升创新空间发展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一)完善创新空间规划体系。树立全局思维,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出台涵盖不同尺度创新空间整体发展规划,形成由大都市圈—创新型中心城市—科技园区组成的链条完整、布局合理的中国创新空间发展格局。在做好创新空间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空间“微设计”,对创新空间内部各具体单元开发参数和整体开发框架进行梳理、分析和优化,加强创新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将满足科技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创新空间设计和布局的根本出发点,更多和更持续地重视人本化设施体系的塑造,打造包括创新社区、创新街区、创新廊道等多形态多层次创新空间结构(见表4)。
(二)提升创新空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围绕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和优化创新空间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便捷、安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实现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互通共享,优先在创新空间建设以5G 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智能技术,建设高质量一体化智慧空间载体。紧扣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高新产业发展需求,在创新空间布局建设科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平台、一流科研机构、顶尖实验室等条件平台,形成支撑科技创新的强大科研基础设施网络。
(三)强化创新空间的产业竞争力。根据创新空间创新资源禀赋和整体发展愿景,及时搜索辨析颠覆性技术、破坏性创新、未来产业重大原创性突破的研发热点、竞争焦点、发展重点,动态部署相关研发与产业化任务,提升创新空间的产业战略竞争力。构建以新兴产业为核心、未来产业为先导、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提升创新空间的产业发展竞争力。有步骤地改善产业集群的融合培育机制,促进科技与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融合,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增强创新空间的潜在竞争优势。
(四)健全创新空间人才引育机制。创新空间发展需要坚持“为了人、依靠人”,实现由“物的积累”向“人的活力”转型,建立健全创新空间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统筹对内与对外开放,关注人才增量,优化人才存量。搭建面向全球的引才平台,进一步简化国际人才引进程序,创新国际人才移民入籍、居留等制度,汇聚一批世界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同时,充分尊重人才的价值追求,对传统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大胆创新,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聘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政策性障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创新文化,释放现有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和活力。
(五)增强创新空间的改革示范效应。以大都市圈、创新型中心城市、科技园区为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同步发力,鼓励创新空间先行先试,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模式,破解我国空间创新体系“孤岛现象”,解决创新要素“碎片化”等问题。重点探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监督的机制。完善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完善能有效满足科技资本多样化需求的风险投融资机制,在影响创新的“卡脖子”体制机制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22期
公号内容版权归属中国发展出版社及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转载务请注明出处(刊物名或本公号名)及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