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60科创走廊下半程的思考:战略东进构建“双策源”、松江打造资源配置“枢纽”

首页    创见    关于G60科创走廊下半程的思考:战略东进构建“双策源”、松江打造资源配置“枢纽”

原创:芮晔平    文章来源: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

 

 

       自2016年松江提出G60科创走廊以来,至今已有5个年头,G60科创走廊被写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有近两年时间。

 

       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1.0阶段,沪嘉杭科创走廊的2.0阶段,覆盖G60走廊沿线九城市的3.0阶段。

 

       当G60科创走廊上升为国家区域协同战略、增容至沿线9城之时,我们不妨跳出松江,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松江在G60科创走廊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

 

1、从发源地到策源地,松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松江是G60科创走廊的首倡者,也是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协同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这个贡献是非常明确的。

 

       松江将自身定位为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这充分显示了松江致力于创新发展的雄心壮志,作为长远目标和行动方向来看也没有任何问题。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在制定宏伟目标的同时,也必须看清脚下的道路和当前的困难。

 

       以目前松江的家底,在某些领域形成策源功能是有条件的,但还不足以支撑其成为全方位、高水平的创新策源地。在G60科创走廊九城中,松江的经济总量略高于宣城,在科创走廊城市中没有优势,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引领带动作用。

 

       在科创资源方面,与杭州、合肥、苏州等城市相比,松江缺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科研院所、一流研究型大学、领军科技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目前也难以对G60沿线城市形成足够的策源力。

 

       总体来看,松江区层面能够统筹的资源、动用的力量、开展的工作大都已经尝试了,也就是说区级层面已经尽力而为了。

 

       但客观来讲,与国家战略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相比,G60科创走廊建设推进与协同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松江的“挑头工作”也变的越来越难了,后面的路怎么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省一市乃至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那么谁来牵头,当然是也只能是上海市!只有上海具备推动科技和制度重大创新的能力,也只有上海才具备引领和带动杭州、苏州、合肥等城市进行协同创新的能力。

 

2、当前比西拓更重要的,是G60科创走廊要东延

 

       过去五年间,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动下,G60科创走廊涉及的范围一路向西拓展,这种拓展既得到了三省一市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肯定,目前已经形成由国家部委指导、三省一市牵头、九城市(城区)共同参与的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制度和战略框架协议,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

 

       随着G60科创走廊建设的不断深化,未来九城市将在科创领域开展更为紧密和深度的合作,这就需要上海这个创新策源核发挥更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以松江目前的创新资源和实力,还不足以独立承担创新策源和引领作用,G60科创走廊要考虑向东延伸,将浦东新区纳入进来,与松江共同形成“一东一西”两个创新策源核。当然,G60科创走廊的东延战略需要在上海市层面进行决策与推动。

 

       在最近出台的“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意见”中,国家赋予浦东新的战略定位,明确要求浦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意见还要求,浦东要同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依托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孵化基地。

 

       未来浦东引领辐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可能有很多种路径,但毫无疑问,G60科创走廊可以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辐射通道和功能载体。以浦东为龙头、连接闵行、经松江这个窗口向G60科创走廊进行服务辐射,将有力提升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的效果。

 

       此外,将浦东纳入G60科创走廊,不仅有利于深入推动关键制度创新、重大平台合作、高端产业协同,还将有利于包括松江在内的沿线城市复制推广浦东新区尤其是临港新片区的开放创新政策。

 

 

3、面向区域协同创新,松江要成为资源配置“枢纽”

 

       松江值守着上海的西大门,是上海与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联系的窗口,在包括科技、产业在内的各类资源要素交流与配置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将G60科创走廊的创新策源地视为松江的长远目标,那么打造成为G60科创走廊的资源配置枢纽,则是当下松江需要重点考虑和布局的事情。

 

       事实上,近年来松江已经在着手布局面向G60科创走廊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如中科院脑智创新中心、腾讯长三角AI超算中心、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这些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赋能的创新平台具有非常强的跨区域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未来松江要成为资源配置“枢纽”,重点要打造“两地、三区”。

 

       所谓两地,即成为上海市区尤其是浦东新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首选地,成为G60科创走廊乃至长三角地区企业总部向上海集聚的首选地。

 

  • 成为市区科创成果产业化的首选地

 

       上海市区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了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主体,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空间相对缺乏。相比之下,松江的产业用地空间相对丰富,商务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配套体系相对完善,要在承接市区科创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下足功夫。

 

  • 成为长三角企业落户上海的首选地

 

       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后,无论是出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或是打开国际市场、还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考虑,往往会选择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放到上海。目前临港松江科技城在集聚长三角企业总部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未来要继续拓展适合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落地的高品质承载空间,优化产业配套政策和企业服务环境,集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在吸引长三角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落地方面下足功夫。

 

 

       所谓三区,即聚焦松江有优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若干产业领域,打造G60科创走廊的人工智能集聚区、工业互联网集聚区以及卫星互联网集聚区。

 

  • 打造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集聚区

 

       依托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面向G60科创走廊产业创新主体提供算力、数据、研发等服务,共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集聚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构建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核心的智能产业集群。

 

  • 打造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集聚区

 

       依托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支持海尔、用友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培育面向重点行业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G60科创走廊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 打造G60科创走廊卫星互联网集聚区

 

       依托垣信卫星等龙头企业,打造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发挥松江产业策源功能,与G60科创走廊城市共建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形成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以及用户端应用开发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打造以全球多媒体卫星网络为代表的低轨道、高通量卫星网络产业集群。

 

 

 

 

     芮晔平 

    副院长、资深研究员

 

 

 

 

 

 

本文首刊于《同济观点》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进行删除

 

 

2021年11月30日 18:2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