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 | “全家福”来了:“双循环”格局下长三角四大自贸试验区的新使命
原创作者:王珏 高平 文章来源: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9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至今,我国已经先后批准设立6批共21个自贸试验区。其中,北京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实现了京津冀的全覆盖,而安徽自贸试验区则补上了长三角“三缺一”的自贸试验区版图。
从空间范围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从2013年设立时的28.78平方公里,到2015年扩区至120.72平方公里,再到2019年临港新片区870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119.5平方公里),仍然是我国除海南自贸试验区之外面积最大的自贸试验区;而浙江自贸试验区也从2017年的119.95平方公里,新增宁波、杭州、金义三个片区,面积扩大至239.45平方公里。
图1 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分布图
从功能定位来看,相较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突出全方位开放功能、临港新片区致力于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江苏、浙江和安徽三个自贸试验区更加侧重于差异化的功能塑造。江苏自贸试验区定位于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则从1.0版本的聚集油气全产业链拓展到2.0版本的“五大功能定位”,即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与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安徽自贸试验区定位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与此同时,此次新设立的三个自贸试验区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以来新批准设立的自贸试验区,承担着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新使命和新要求。通过梳理长三角四个自贸试验区方案提出的改革试点举措,可以看出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改革试点的脉络,也可以看出其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所代表的特殊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突出要素市场化改革,以畅通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此次,安徽自贸试验区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方案中,对除了土地以外的四大要素均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举措。
在资本要素方面,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开放创新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一直走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2019年获批的临港新片区,更是提出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证券投资、跨境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先行先试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积极落实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拓宽外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依法设立各类金融机构,保障中外资金融机构依法平等经营。在浙江自贸试验区1.0版方案和扩区方案中,先后提出了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开放、拓展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与保险业务和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发挥金融对大宗商品贸易和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江苏和安徽自贸试验区除了提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还分别提出了推进科技金融创新的内容。例如,安徽自贸试验区提出支持自贸试验区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探索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依法合规设立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科技融资租赁公司;鼓励保险公司发展科技保险;支持金融小镇依法依规开展私募投资基金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探索设立跨境双向股权投资基金等。
在数据要素方面,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具体包括加快5G、IPv6、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聚焦关键领域试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评估,建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数据流通备份审查、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主动参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等。浙江作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在自贸试验区方案中除了提出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流动之外,还在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中提出:支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全球布局,探索在数据交互、业务互通、监管互认、服务共享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及数字确权等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在人才要素方面,长三角四个自贸试验区在各版本方案中都非常重视海外人才的自由流动。其中,上海的制度相对最为全面和开放,特别是临港新片区致力于打造海内外人才高地,在方案中明确了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新片区内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给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永久或长期居留手续“绿色通道”等突破性政策。江苏、浙江在方案中,也分别提到了完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和人才签证制度、探索开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等相关内容。安徽方案主要聚焦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但“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跨境结算试点”,成为提升海外人才服务和保障水平的一个政策亮点。
图2 上海临港新片区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在技术要素方面,在上海、浙江、江苏自贸试验区的各版本方案中,并没有涉及技术等要素交易市场开放的内容。而此次安徽自贸试验区方案则首次提出了完善自贸试验区内技术等要素交易市场,允许外资参与投资。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依托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路径,在促进资本、数据、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动方面先行先试,进而构建区域一体、内外畅通的统一大市场,对于全国实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突出提升产业链水平,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在昨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在这4个地区新设或者扩区,将通过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补链强链,依靠产业链集成创新进一步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先进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将会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梳理四个自贸试验区的方案可以看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产业发展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前三版方案更多强调服务业和制造业扩大开放,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功能,并没有在实体产业发展方面提出明确的导向和要求。直到临港新片区方案中,提出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具体包括: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建设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等。而在浙江、江苏、安徽方案中,对于产业发展均有较大篇幅的表述。例如,江苏方案提出支持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包括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平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推进5G试商用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浙江自贸试验区1.0方案主要聚焦绿色石化、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同时还提出了航空制造、海洋经济等发展方向;在扩区方案中进一步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包括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大健康、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以及海洋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安徽方案则提出支持生物医药、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硅基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发展,以及培育布局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
在科技创新方面,上海、浙江、江苏发布的各版本自贸试验区方案中,并没有针对科技创新设置单独的章节。而此次安徽自贸试验区方案,专门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提升安徽创新馆运营水平,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加快构建一体化科技的大市场。积极探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科技交易合作机制,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图2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随着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势必要进一步提高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地位和势能。长三角四个自贸试验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优势,瞄准国际前沿水平、聚焦国家战略布局,通过建立健全功能性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将有利于引领带动全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为实现“国内大循环”提供新动能。
三、突出投资贸易便利化,以高水平开放打造新发展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24日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我们认为,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自贸试验区从设立之初,就承载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使命,促进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的理念也始终贯穿于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工作的方方面面。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了第一张自贸试验区外资负面清单,清单中,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达到了190项,而在2020年最新公布的自贸试验区投资负面清单中,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的行业只有30项,和第一张清单相比,下降了80%,这些放开的领域绝大部分都在全国放开,带动了全国的对外开放,提升了全国对外开放度和透明度。与此同时,第一个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第一个自由贸易账户都是在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的,在贸易、融资、人才等便利化方面也都是在自贸试验区最先探索。此次浙江扩区方案和安徽方案,也基本延续了更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原则。例如,浙江扩区方案提出了两个“单一窗口”,即进一步丰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将服务贸易出口退(免)税申报纳入“单一窗口”管理;支持建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研究放宽油气产业、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市场准入等。安徽方案提出,在科研和技术服务、电信、教育等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注册资本、投资方式等限制;完善和推广“海关ERP联网监管”,大力推进网上监管,开展“互联网+核查”、“线上+线下”核查等创新试点;支持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在自贸试验区内的综合保税区试点等。
在自贸试验区努力探索更高水平自主开放,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长三角四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在投资、贸易、金融、人员流动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先行先试,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为我国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做出更大贡献。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而言,此次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以及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扩区,并不仅仅意味着队伍的壮大和空间的拓展,而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上海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为“尖兵”,以四大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先锋”的雁阵格局。未来,长三角四大自贸区将围绕要素跨境流动、科技创新协同、产业分工协作、数据互联互通、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全面加强沟通联络、协调配合,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提高合作水平。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要勇于开好“顶风船”、种好“试验田”、当好“新引擎”、下好“一盘棋”,在更高水平上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