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破局点:两转型 两融合|我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接受文汇报专访

首页    创见    解码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破局点:两转型 两融合|我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接受文汇报专访
 
 
 
 
丁国杰

高级副院长

研究领域: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发展、园区转型升级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懿

字数:4k+
 

近日,我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接受文汇报的专访,就上海传统产业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关话题开展讨论。下文摘取了专访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探路新质生产力·产业样本|“代码”奇迹:让研发设计10倍速“快进”

 

解码传统产业破局点:两转型+两融合

 

新质生产力以深化高新技术应用为重要特征,既要培育新产业、新赛道乃至未来产业,也要运用新成果、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方位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对上海这座蕴藏着旺盛创新活力和深厚产业基础的城市而言,如何因地制宜推动本地传统产业发展跃升,形成与新兴产业相辅相成、融合促进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请她为上海传统产业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见解。

 

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石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丁国杰看来,传统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主体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盘,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也可以发挥基石作用。

从全国来看,传统产业目前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体量巨大。对上海来说,包括汽车、化工、钢铁以及食品、时尚消费品等在内的传统行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也在50%以上。可以说,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上海汽车工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国内领先,图为大众汽车生产线(资料照片)。

传统产业以稳定成熟技术的应用为主,同时,它也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具有较强的支撑性。不仅如此,丁国杰表示,传统产业还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应用场景,打开发展空间;反过来,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新技术、新理念,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因此,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可以融合促进。

丁国杰表示,上海较早开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已经随着前些年持续结构优化而逐步退出,整体的产业高端化特征更为显著。同时,上海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和人才优势突出,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较强,这些都为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数字赋能是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谈到上海传统产业下一步发展该如何找准突破口丁国杰表示,总体上就是把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动“2+2”。特别是其中的“2+2”,也就是“两个转型”(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两业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这可能是上海传统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破局的关键。

实际上,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客观需求。立足传统产业,将来不管是生产、研发,还是供应链管理包括库存管理,都应该向着全流程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数字大脑、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上海可以打造出更多智能工厂,开辟更多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让数字赋能成为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绿色低碳转型,首先要打造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着力推动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实现全过程绿色改造,构建绿色供应链,推动“工业脱碳”;其次是在践行“双碳”战略过程中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调整,发展绿氢、绿氨、绿色甲醇、新型储能等产业,提高传统产业“含绿量”。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在上海已有不少案例。比如,在钢铁、航天、生物医药等上海制造业优势领域,一批龙头企业凭借多年积累和探索,在实现自身业务数字化的同时,将过程中形成、沉淀的制造工艺、管理经验和创新技术,固化成为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从而在其制造主业之外衍生出新的增值服务。此外,在工业设计、品牌服务、营销服务等领域,上海也形成了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赋能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2024年5月9日 14:2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