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观察 | 产业园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趋势方向与路径建议(文末附万字报告免费下载)

首页    创见    未来观察 | 产业园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趋势方向与路径建议(文末附万字报告免费下载)

作者:刘梦琳、王诗悦

字数:6k+

时长:8min

 
 

 

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之关键,产业园区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向“十五五”,产业园区需重塑战略价值,大力推动自身从地产驱动向产业驱动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升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持续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本课题研究提出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八大路径及相关案例分析,旨在为下一步国内产业园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产业集群新质化

 

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集聚、优化经济布局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产业集群新质化、高端化的程度,是园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园区要布局新质生产力,核心的标志和努力方向就是打造以创新驱动、体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质集群”。

从国内园区产业结构的演变来看,初代产业园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三来一补”等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低附加值传统产业;第二代产业聚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主要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如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电子信息业等;第三代功能复合的综合性园区进一步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产业带动性战略性型新兴产业,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更加细分,并开始融合生产性服务业。

现阶段,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需求,对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园区一方面要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要增量、要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激发传统产业转型中迸发新质生产力。

从各地园区的做法来看,打造新质集群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赛道布局,绘制图谱、加强对接、强化招商支撑;二是园区注重强链补链,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的作用带动园区产业链的集聚和转型升级;三是梳理细分赛道的产业承载空间,打出新赛道的“地标标签”,以鲜明的发展导向引导产业集聚。

 
创新生态集成化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各国和地区争取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对于产业园区来说,面向未来的产业培育和企业集聚愈来愈无法仅依托单一技术、单个产品、单独企业,而是需要体系性、生态化、集群化创新生态来实现。

回顾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历程,早期园区多聚焦于基础的制造加工领域,创新概念尚未显现。而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以及国内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概念逐渐兴起,园区逐渐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进行布局,深圳科技工业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应运而生,大量标准厂房、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所需的中试场地及孵化器开始出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撑。但这一时期的产业园区创新,仍面临创新资源匮乏、创新主体间联动不足、创新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园区的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各类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从原来单一的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不断开始拓展到公共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创新联合体、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通过增强园区的创新浓度赋能产业转型发展。

如今,面向国家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我国的产业园区也逐渐要向“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的角色转型创新。上海的临港集团就提出了这样的发展定位,我们理解,所谓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即通过构筑原始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搭建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打造产业孵化与创新加速的空间载体,产业园区不断汇聚并整合多元化的创新资源,激发创新资源之间深度交互融合,产生强大的“创新聚变”效应,来全面助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

而从国内园区实践来看,也有很多的领先园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创新做法,主要表现在:面向产业需求打造专业的研发创新平台。这在生物医药的园区表现非常明显;二是建设新型孵化器,打造“创新孵化+投融资+增值配套”的服务体系,并依托龙头牵头打造具有大中小融通功能的孵化器;三是打造园区的创新联合体,赋能园区产业发展,如苏州工业园区的纳米城,由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质量赋能站等多元实体组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推动纳米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

 

园区服务专业化
 

园区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赋能企业发展,是园区集聚发展要素的核心关键,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随着园区的升级发展,园区服务内容与模式经历了显著的演进:第一代园区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出口通关等基础性环节,局限于提供基础设施和场地租赁服务,对企业深层次发展需求的支持有限。第二代园区开始初步拓展服务范围,提供入驻协助、代理注册、厂房供给及手续代办等基础服务,为企业初步搭建起运营框架。进入第三代园区阶段,园区服务进一步升级,不再局限于基础设施与行政流程的优化,而是深入到企业融资、咨询及专业领域的综合服务,紧密贴合企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当前,面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园区服务的专业化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针对园区内企业和特定产业的实际需求,服务内容需要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需要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向具有产业属性的特色服务体系转型,同时也向集成服务的方向升级。

从国内园区实践来看,围绕特色化、集成化的专业服务也形成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典型的做法包括:一是发展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二是布局公共服务平台,很多园区从完善园区生态、增加黏性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布局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如构建为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开发、试验、推广以及产品设计、加工、检测、中试、信息共享、技术基础设施等以及投资融资、教育培训等相关服务的公共性支撑系统;三是完善园区“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增加企业服务的便利性。这主要是体现在政务服务方面,着眼于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集成化的便利服务,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新型空间融合化
 

产业空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早期的工业园区,以自建的生产性厂房为主,布局在城市远郊区域,仅满足生产企业的生产制造需求,功能相对单一、环境相对封闭,园区只有简单的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空间特征为标准厂房、大尺度的空间布局。第二代园区在第一代较为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集约化、标准化、配套化的二级工业园区开发模式,在制造空间上体现为制造车间式钢结构厂房、产研一体式框架厂房以及配套更为完善的多功能综合性园区,包括一些园区内布置研发和办公的楼宇空间,形成了区别于第一代园区的典型特征。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迭代升级,产业园区进入深化发展阶段,演变成为产城融合的复合型园区,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包括生活配套、教育、医疗、休闲等,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企业总部集聚,在空间上表现在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研发办公楼宇、生活休闲娱乐载体在内的融合型空间。

近年来,伴随着产业园区向新兴产业的演进,产业园区对技术及优秀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以“人”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备受关注,正加速演变成以产业为基础,融入城市生活功能,产业要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在当前城市空间利用集约化、城市产业发展高端化的背景下,深圳、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开始积极探索工业载体新模式,推动产业载体空间向上,将传统单层铺开的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办公,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密度。此外,部分园区还充分考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特殊性,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载体设计,满足相关企业对温度、湿度、层高、用电、废水废气处理等方面的极高要求,促进产业的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从国内园区的实践来看,打造新型融合空间主要有几种做法:一是推动工业上楼,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垂直工厂,能上楼的尽量形成“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的格局;二是建设适配载体,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均对承载载体有特殊的要求;三是功能融合的空间,研发、生产、孵化、中试、展览展示等各种功能的载体空间;四是涵盖生活、生态、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的产城融合空间等。

 
 
资金支持多元化
 

资金支持对于园区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后盾,尤其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更加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回顾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园区为产业提供的资金支持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步演进。在园区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支持的概念尚不普及,园区主要依靠政府的税收优惠、土地廉租等间接手段来扶持企业,这些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其支持力度和灵活性均显不足。随着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园区逐渐意识到单一依靠财税支持已难以满足企业快速成长的需求,开始积极探索设立各类产业基金,引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科技金融服务,为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关键的资金支持,同时传统的融资手段银行贷款也不断探索新的融资产品,包括企业上市融资、园区REITS等多种融资方式持续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当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园区内的资金支持手段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和产业基金外,还涌现出了股权众筹、政府引导基金、科技保险等多种新型融资方式。这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手段不仅为园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选择,还促进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国内园区实践来看,资金支持多元化的做法主要包括:一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手段不断向新兴产业布局,推出一些面向新兴产业的融资产品,如上海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药贷”;二是产业基金,招投联动、先投后股等方式在园区中也有普遍应用;三是科技金融,包括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融资等,开展企业和资本的对接活动等;四是企业上市融资,很多园区提供上市辅导等服务,助力企业上市融资。

 
人才服务精准化
 

人才是产业园区孕育新质生产力和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人才需求也随着园区与企业的不断发展而深刻变化。在早期发展阶段,园区主要经济活动聚焦来料加工产业,这一时期的园区企业普遍侧重于基础制造环节,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多集中于普通工人层面,对于工人的知识广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并未设定过高的门槛要求。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企业自身发展蜕变,人才需求也随之转变,逐渐由传统的体力劳动者向拥有深厚专业知识与精湛技能的专业人才倾斜,并进一步向具备战略视野与卓越领导力的高层管理人才集中。这一转变对园区运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国内园区实践来看,在人才精准服务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完善各类人才服务。为更好赋能企业发展,各园区大力推进住房落户、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一站式”人才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二是专业化精准化培养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以工学交替、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同频“产业需求”育才用才,不断强化优质人才供给;三是帮助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开辟各种人才招聘渠道,为企业宣传、引进人才加强针对性的对接服务,进一步涵养“引才、用才、尊才、爱才”的良好环境,因地制宜做好人才招引、培育、留用各项环节。

 

数字转型深度化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园区的数字化转型,也是新质生产力布局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现代产业园区的重要标志。

我国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时期的众多园区已具有明确的产业主题,通过同类企业集聚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生产制造以外的科技研发、商务办公等功能开始出现,然而,这一时期的数字化建设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光纤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还谈不上是真正的数字化。进入21世纪后,随着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前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将智慧园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推进。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数字化、智慧园区建设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园区建设更加注重数据的融合和价值挖掘,通过建设数字平台实现场景联动服务,并支持园区的精益运营。同时,一些园区还开始探索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以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从国内园区实践来看,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加强智慧园区硬件建设,支持园区数字化运营,如加强各类监控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布局等;二是建设园区产业大脑,搭建融合各类园区数据的综合性平台,构建企业画像,服务于园区招商引资等;三是搭建智慧统计分析系统,服务于园区经营决策和政策制定,融合园区经济以及相关关联指标的综合分析,通过叠加分析、预测、预警等功能,为园区服务企业、制定企业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这些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也代表了园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

 
绿色转型低碳化
 

产业园区是资源、能源消耗强度最大、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区域,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广的场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绿色转型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绿色化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底色和绿色发展力的重要体现。

过去40多年,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不断优化的过程。建设初期的园区发展以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为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视度不足。从2000年开始,我国出台的各类重要文件中提及了10余类示范试点园区,主要以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低碳园区等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绿色转型实践探索。这一阶段的园区着手建设或改造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等,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2020年“双碳”目标发布以来,针对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我国持续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了“开展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工程”“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等一系列行动部署和工作指引。园区积极引进和应用节能低碳技术,加大绿色建筑推广,逐步优化能源结构。

近年来,园区以“双碳”工作为引领,通过建筑绿色化、交通电气化、智慧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促进区域“减碳”;注重供需两侧协同互动,在供给侧增加本地可再生能源供应,在用能侧推进节能改造、提高电气化水平,并开展综合智慧调度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从国内园区实践来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普及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园区从各方面用能的角度推广使用新型能源;是融合绿色建筑、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的绿色园区体系建设,推动数字能源、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三是配置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如符合当下趋势的储能电站、光储充一体化设施布局等,将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与场景融合应用相结合。这些都代表了园区布局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当然,也包括园区在产业结构上向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近年也成为园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结束语
 

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主引擎。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单元,园区向新质生产力的布局和转型,对于省市布局新质生产力将形成重要支撑。我国产业园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的新背景新形势下,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和丰富的内涵。而我国目前园区体系复杂,拥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大约2700多个,各类产业园区数量8万多个,资源禀赋各异、产业发展水平不一,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找到符合园区自身特点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完整版报告下载链接请至文末留言处获取:中创未来观察202405期:产业园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趋势方向与路径建议.pdf

 

 

 

2024年9月13日 16:2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