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双百强”发布:广东优势明显,东部沿海省市显著领先
字数:2k+
作者:揭永琴 研究员
指导:丁国杰 高级副院长
全国营收百强:百强总营收占比近半,广东领跑全国
2023年,制造业营收百强上市企业总营收约13.83万亿元,比去年增长约0.8万亿,占制造业上市企业总营收的49.2%,占上市公司总营收的19.1%,较2022年变化不大。
从营收规模分布来看,2023年制造业营收百强上市企业数量结构较2022年变化较为明显,企业能级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营收百强上市企业中营收规模超1000亿元的企业有49家,比去年增加了2家,其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7261.99亿元营收继续领跑百强;其余51家企业营收规模均在500-100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5.9%;无营收规模500亿元以下的企业。
图1 2022年和2023年不同营收规模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数量
从省域分布来看,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比2022年新增了一个省份—吉林。广东以14家企业继续高居榜首,上海共有12家企业入榜,与2022年持平,数量居全国第二。浙江以10家上榜企业排名全国第三,比2022年增加了2家;北京、山东分别以9、8家上榜企业排名全国第四、第五,较2022年各增加1家。
图2 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省份分布
图3 拥有5家及以上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省份分布
从26个省(市)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看,广东以2.85万亿元的总营收仍占据榜首;上海紧随其后,以2.31万亿元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北京总营收为1.14万亿元,同比增长6.3%。广东、上海和北京三省市的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高达6.29万亿元,占全部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的45.5%,几近半壁江山,但较2022年占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图4 各省份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
图5 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城市分布
从城市分布来看,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54个城市,入围两席及以上企业的城市共有21个。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前三,分别有12家、9家、7家企业上榜。与2022年相比,上海入围企业数量不变,北京入围企业数量增加了2家,为创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入围企业减少了一家,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邯郸、盘锦、三明、厦门退出拥有营收百强企业的城市名单,合肥、温州、长春新入围拥有营收百强企业的城市名单。从54个城市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看,2023年上海、深圳和北京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的营收总额分别为2.31万亿元、1.69万亿元、1.14万亿元,三城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营收总额高达5.1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总营收的37.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3年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涉及18个行业。营收规模过万亿元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就营收百强企业数量而言,2023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加至18家,排名首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数量均为15家,并列位居第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减少至11家,排名不变,仍居第三;其他14个行业的营收百强企业数量均在10家以下。
全国市值百强:百强总市值比重下降,广东遥遥领先
截至2024年6月30日,百强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累计15.5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1%,占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的39.2%,同比去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占上市企业总市值的19.2%,同比去年有略下降。
从市值规模来看,国内仅有1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超万亿,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值较去年同期缩水了13.2%,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较去年缩水了21.3%,市值不足万亿;有3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5000亿元-10000亿元之间,有41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1000亿元-5000亿元之间,较去年减少14家,有55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
图7 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量级分布
从所属区域分布来看,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中,按4大区域划分,东部地区占比约66%,与去年持平,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按6大区域划分,华东地区占比较大,约为40%,较去年增长了11.1%。在省(市)层面,制造业市值百强分布在我国25个省(市)。其中,广东拥有17家市值百强企业,较去年增加了1家,高居榜首,北京仍有11家企业入榜,位列第二,上海仅有10家,较去年减少了2家,排名下降1位,位列第三。
图8 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地域分布
从25个省(市)总市值看,排名上存在些许差异。广东仍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其市值百强上榜企业总市值高达36325.20亿元,较去年下降了4.0%,占全部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比重的9.2%,上升了1.4个百分点;而紧随其后的是贵州,以18433.32亿元位列榜单第二,较去年下降13.2%;其次,上海、北京分别跻身榜单第三、第四名;上海总市值共计12496.34亿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6.3%,占全部制造业上市企业总市值比例约为3.2%,较去年降低0.3个百分点,仅约为广东的三分之一。
图9 制造业百强企业总市值(亿元)
从百强城市分布来看,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55个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表现亮眼,京沪分列第一、第二名,再次为深圳9家,位居全国第三,数量较去年增加2家。从各城市总市值看,万亿级城市共计4个,比去年减少一个。深圳新增2家百强企业,共创造23926.92亿元市值,蝉联榜首;遵义仅凭贵州茅台1家入围企业位居第二,上海上榜企业市值位居第三,排名与去年持平。
图10 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城市分布(选取总市值排名前25城市)
从行业分布来看,市值百强企业所属制造业领域的15个相关行业。市值百强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家),电气器械及器材制造业(12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均为9家)。
图11 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行业分布
通过比较上海、北京、深圳的制造业市值百强,上海涉及的产业领域数量为7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总市值最高,为3705.19亿元,同比去年降低了28.3%;北京涉及的产业领域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总市值最高,为4309.08亿元,同比去年总市值最高的行业上升了6.2%;深圳涉及的产业领域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市值最高,达11305.28亿元。与深圳相比,上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上榜企业数量比深圳少2家,市值不足其三分之一;上海的汽车制造市场认可度欠佳,上汽集团的市值不及比亚迪的三成。